原標題:河南數字鄉村怎么建?來這里實地體驗一下“樣板間”!
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河南頻道
“辣椒種植一次性完成覆膜、鋪設滴管”“無人駕駛拖拉機實現耕地、播種等多種功能”。4月15日,河南省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會在臨潁縣召開,與會代表觀摩當地“5G+智慧辣椒種植基地”,5G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智能農機廣泛應用于辣椒生產中,讓我們體會到智慧農業、數字鄉村就在身邊,越來越近。
辣椒種植的“智能化”
在臨潁縣瓦店鎮楊裴城村的“5G+智慧辣椒種植基地”,一人高的“巨無霸”拖拉機一下子吸引了參會代表的注意?!斑@是我們和‘一拖’定向研發的無人駕駛拖拉機,實現無人耕地、播種等功能?!被刎撠熑?、河南益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偌飛介紹,不遠處一輛無人駕駛辣椒播種機正在麥田里緩緩前行,一次性完成覆膜、鋪設滴灌帶等環節。
“這里辣椒種植利用的是5G信號,通過5G微基站建設國內一流的智慧辣椒種植基地?!闭f起數字農業的應用,王偌飛滿臉都是自豪。田間土地植入5G智能土壤傳感器和氣象檢測儀等設備,全面實施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、無人機巡防巡航監測、病蟲害防治預警與治理、氣象數據自動采集等新技術應用。
臨潁縣是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,從2019年正式開始,當地將智慧農業作為數字鄉村建設最重要的內容,依托臨潁省級辣椒現代產業園建設5G智慧辣椒種植基地。
“利用5G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,實現了辣椒生產全過程智能化、精準化、標準化?!迸R潁縣副縣長史有來說,2020年,臨潁縣建設高標準化智慧辣椒種植區7000畝,降低勞動成本50%以上,節約用水70%以上,椒農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。
數字改變農業生產
戴著眼鏡,身穿西裝,來自南樂縣的張鄧云一點也不像農民。2017年,為支持家鄉發展,他和他的大學生團隊放棄北京的事業在家鄉創辦了依禾農莊。
張鄧云說,依禾農莊的核心是“互聯網+智慧農業",通過農業物聯網種植大棚草莓、西紅柿,通過農村電子商務豐富農村流通服務體系,實現線上線下渠道融合,打造數字鄉村電商運營新模式、
“好產品既要種得好,更要賣得好?!睆堗囋坪蛨F隊開創依禾拼購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,以銷定產,產銷兩旺。去年,當地果農對市場數據不敏感,導致大量蘋果滯銷。張鄧云利用京東依禾生鮮店,在不到一個月時間,幫助果農將50萬斤蘋果銷售一空。近年來,他們累計帶動農戶實現農產品銷售額7500萬元,成為濮陽市農產品上行的優秀模式。
“數字農業的應用場景在河南省越來越多,農業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?!焙幽鲜∞r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相關負責人認為,要加快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衛星遙感、5G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、農民生活等方面應用,大力發展智慧農業,推進鄉村產業數字化發展。
由點及面建設數字鄉村
建設數字鄉村是建設數字河南的重要內容,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。河南省是農業大省、農村人口大省,全面推進現場振興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數字化。
作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,河南省數字鄉村發展目標是計劃用3-5年時間,創建60個以上數字鄉村示范縣,推動全省農業信息化和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,力爭走在全國前列。
去年,河南省擇優選定鶴壁市等10個市、縣作為試點,積極開展省級數字鄉村示范縣創建。其中,臨潁縣、鶴壁市淇濱區、靈寶市、西峽縣被定為首批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地區。今年,河南省將創建20個數字鄉村示范縣,引領帶動全省數字鄉村建設。
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保倉提出,要加快推進數字鄉村的河南實踐,為全國的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河南樣板。通過圍繞城鄉信息一體化、鄉村產業數字化、鄉村治理數字化、農民生活數字化、鄉村數字產業化的“五化”方向,大力實施新一代農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、數字農業建設、新型農民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培訓、農村電子商務推廣普及、信息進村入戶、整省推進示范提升、鄉村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等的“十大工程”,加快數字鄉村、數字河南建設。(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紅濤)
責任編輯:畢京津
1 條記錄 1/1 頁